工作动态
首页» 工作动态

[中国日报网]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读懂中国”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座谈会

中国日报9月11日电(记者 邹硕) 9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读懂中国”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座谈会。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读懂中国”青年教师社会调研计划2019年开展了5个集体调研项目和8个教师自行组队的支持项目。参加调研的近400名青年教师发扬中国人民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优良传统,以树牢初心使命、担纲民族复兴为主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与精准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真情投身社会,深入了解国情,在江苏、浙江、上海、吉林、云南、四川、陕西、福建等地留下了坚实的调研足迹,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座谈分享等形式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在实践中汲取了营养,坚定了信念、增长了才干,增强了素质。

读懂中国”青年教师社会调研计划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联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单位共同实施的暑期社会实践品牌活动。该计划旨在为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党史国情、社情民情、校史校情,运用专业理论服务国家建设架设桥梁;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用奋进之笔谱写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篇章提供平台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读懂中国”要在“精”字上下功夫。中国是一本大书、厚书,既要读得懂,又要出得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围绕“精读”上下功夫。只有立足时代之基,紧扣时代脉搏,才有可能回答好时代之问。从这两年的调研活动来看,“读懂中国”的形式是灵活的,内容是丰富的,既有统一组织的集体项目,也有自由组队的支持项目;既有历史基因的追寻,也有直面现实的探求。希望大家将来进一步结合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结合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提炼好调研主题,树立起精品意识,设计好精品路线,多出精品力作。

靳诺指出,“读懂中国”要在“实”字上做文章。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出真知。在这两年的活动中,大家都是走出北京、走出校门、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走向基层、走向实践,带着问题出发、带着头脑调研、带着收获归来,为践行实事求的校训精神写下了生动的注脚。下一步,希望“读懂中国”项目立足人大,深耕中国,扎根实践,多出研究真问题的“写实本”,以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服务党和国家建设的需要。

靳诺表示,“读懂中国”要在“深”字上多思量。读懂中国,不仅需要家国情怀的温度,还需要洞察现实的深度。读得深,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读懂中国”项目的日程安排一般只有4—7天,行程紧张、活动紧凑,大家克服困难、全程参与,着实不易。在时间短的情况下,仅靠实地参观、现场讲解和走访座谈,是远远不够的,很容易出现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形式主义问题。这就要求党委教师工作部等有关组织单位进一步树立“大调研”理念,不仅要重视调研过程中的全程跟进,还要重视调研前期的酝酿准备环节,还要重视调研结束后的继续跟进环节,形成一个闭环式的调研活动体系。这样,教师们在调研前凝聚思路,调研中获取素材和直观感受,调研结束后进行认识升华。今天的座谈会就是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就是一次认识的升华。接下来,党委教师工作部可以举行专题研讨会,一些很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可以通过学校的信息渠道向中央进行报送。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