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首页» 理论学习» 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张东刚: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属性的科学认识

image.png

(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教育属性是教育的独特标识,是教育区别于社会发展其他领域的固有性质和核心特征。对教育属性的认识历程,既是对现存以往教育实践和教育方针的总结,也是对科学抽象的教育发展规律的探索,更是对教育建设者自身教育理念的反思和升华。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需要我们从历史维度厘清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教育属性认识的深化过程,进而阐明中国共产党把握教育属性的基本理论逻辑,最终在实践中体现和贯彻教育三大属性,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一、中国共产党科学认识教育属性的历史脉络

中国共产党对于教育属性的认识,贯穿于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中,充分体现了党对我国社会发展现实与主要矛盾变化的精准把握,对教育本质特征、教育与国家、教育与政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与民生等关系的深刻思考。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教育属性的初步认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李大钊等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中国教育必须与政治革命及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彻底转变了教育的性质与方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其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面向工农大众、进行政治宣传、为革命斗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等特征,展现了党对教育属性的初步探索。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明确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其中,“民族的”强调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教育;“科学的”强调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封建主义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大众的”强调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同大众的民主相联系的、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教育。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教育属性认识的持续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从革命斗争转向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教育方针政策基本延续了新民主主义教育主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明确指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成为这一时期党的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为人民服务”首次出现于我国的文化教育政策中。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即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人民”成为重要的中心词汇。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工农兵优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明确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向及培养目标等问题,提出:“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国家培养各项建设人才,首先是工业技术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为政治与经济服务的基本思想。

第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教育属性认识的拓展丰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开启了社会主义教育建设新征程,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二大提出,“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教育上升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1983年,邓小平明确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战略”部分强调,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教育从战略重点提升至优先发展战略地位。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提法表明教育具有服务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功能。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文化建设”部分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文化建设”部分再次强调,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将教育放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目标,标志着党对教育民生属性认识的重要突破。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教育属性认识的深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作出了更高要求。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由“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次修订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在教育价值取向中的重要地位。

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首次阐述了教育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密联系。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九个坚持”,强调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并将教育提升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新高度。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充分体现了教育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2024年,习近平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深刻洞察了教育本质与规律。大会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明确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和本质规律,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属性认识体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属性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中国共产党把握教育属性的基本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属性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民族重教尚学优良传统的赓续和弘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科学回答,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对中国教育发展方向和出路的战略考量。

第一,是基于对无产阶级教育的政治品格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的科学理解。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文本中有大量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教育的主要任务、教育的方法要求以及教育的本质规律。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目标、本质和属性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依据和遵循的。上述关于教育属性的认识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教育的政治品格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运用。恩格斯曾在深入考察了英国无产阶级的受教育情况基础上,提出“纯粹无产阶级的教育”的政治品格就是要使教育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就是帮助无产阶级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其科学。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再次强调,“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思想和战略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教育必然有其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人民关怀、战略属性和人类情怀。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写道:“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在这个指示中,马克思关注到无产阶级教育与人类未来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把教育中“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资本论》中再次申明这一观点,并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教育才会把提高社会生产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起来,无产阶级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要从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中提高无产阶级的劳动技能,同时使无产阶级成长为具有科学理论知识、健康身体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劳动实践本领的共产主义劳动者,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办人民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拓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第二,是基于对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重教尚学优良传统的赓续弘扬。“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在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教育历史长河中,自古就有重教尚学之传统。历朝历代统治者均将发展教育作为安邦定国、化育民众的重要手段。从先秦时期的滥觞与奠基、汉唐明清的承继与发展、近代以降的转型与改革,教育始终在维系统治、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开启民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用,期间也积累了丰富厚重的教育哲学,造就了悠久灿烂的教育文化,特别对教育本质和属性有着中国特有的认识和理解。如在“培养什么人”方面,孔子主张培养德才兼备,有“知”“仁”“勇”,且“修己以安人”的“君子”;荀子强调要培养知行合一、“知之不若行之”的“士君子”。习近平以《礼记·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再如怎样培养人方面,孔子倡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强调“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习近平从中华优秀教育文化中汲取智慧,面向少年儿童,他引用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启发少年学习先进;面向广大青年,他以《诫子书》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告诫青年要勤学求真。在尊师重教方面,荀子强调:“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习近平既引用荀子的论断强调教师的重要性,也以《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以及《周书·卢诞传》中“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为参照,提出新时代好老师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多年兴办教育的历程中继承了中华民族重教尚学的教育传统,并立足新的实践需求和新的时代方位,对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时代特色和现代内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既赓续了中国教育的历史文脉,又展现出新时代的宏大气象。

第三,是基于对教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的深刻把握。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教育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民族觉醒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强化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9]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变局阶段、关键时期,我们需要科学研判中国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明确提出我们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是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的气度和格局,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发展新创造,也是胸怀“两个大局”、善谋“两个大计”的新部署新作为。

三、增强“六力”,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可以说,习近平提出的教育“六力”,既是对教育三大属性深刻认识的具体表现,也是在实践中体现和贯彻教育三大属性的着力点。

第一,增强思政引领力、国际影响力,坚守教育的政治属性。政治属性作为教育的根本属性,赋予了教育维护政治制度、传播政治思想和促进政治发展等功能。习近平指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维护政治统治、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通过教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教育的头等政治任务。贯彻教育的政治属性,一方面要在国内发挥教育的思政引领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在世界发挥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教育领域的合作与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实践。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思政引领力发挥教育的政治稳定功能。我国教育的政治属性主要表现为推动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重大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首先,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政治前提。要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从系统体制、教材内容和教师队伍等方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其次,发挥包括广大高校和中小学校在内各类院校的政治教育基地职能。学校是学生成才步入社会前的主要生活场所,学生在学校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世方式等品德才能决定了其社会观点、政治观念的未来发展走向。因此,高校要在党的领导下,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锻造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最后,明确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目标,塑造具有高政治觉悟和高政治素养的时代新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确保党的事业和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深入推动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国际影响力发挥教育的政治外交作用。教育所具有的人才培育、思想传播和社会治理等功能,使其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媒介、平台与手段,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更重视、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制度和经验的国家往往更加发达,在国际舞台上更具影响力。因此,统筹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成为在国际层面贯彻教育政治属性的重要任务。一方面,通过外国学者和留学生等国际人才来华访问学习以及引进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技术、经验等方式,展现中国教育的开放包容和兼收并蓄,在推动世人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状态的同时,促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我国学者和留学生等国内人才出国访问学习以及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向世界展现教育发展的中国风采。国际教育合作中的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和思想交锋能够使中国同其他国家进一步打破彼此的刻板印象,真正地了解对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从而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和对外教育合作成果,对于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向世界各国展现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增强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彰显教育的人民属性。人民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特质属性,最终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既包括个人的全方位发展,也包含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平等发展。因此,彰显教育的人民属性,需要通过民生保障力维护从教育到社会各方面的公平正义,通过社会协同力推动各方力量参与教育发展,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民生保障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解决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有直接和集中的表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群体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在资源禀赋、政策技术等方面均有体现。当前,我国已成功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但是“上好学”的问题依然有待解决。因此,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民生保障力意味着必须兼顾教育公平与培养质量,即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从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优质均衡和高等教育普及化,从教育精准扶贫到乡村教育振兴,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我国教育事业在保障基本、提升质量、促进公平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夯实强大的民生保障力,要牢记教育的人民属性,深刻认识“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层面落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组织整合多方力量,以社会协同力共建人民教育事业。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百年大计,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因此,人民群众不仅是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教育事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教育不仅限于学校和教师的职责范畴,亦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投入的重点领域。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凝聚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力量。党和政府做好有关教育大政方针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确立原则。学校要做好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打好人民教育的基石。企业等社会组织加强同学校的合作,加大对教育的资源投入,为教育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家庭作为受教育者在学校外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应做好学校外教育,并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深刻把握社会协同力是打造育人合力、发挥社会力量优势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希望工程的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近年来“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无不映照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贡献。凝聚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与责任。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注重教育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此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稳固的社会支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社会协同的渠道与方式,通过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在线教育活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打破地域和时空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广泛的群众。

第三,增强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凸显教育的战略属性。战略属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化建设对知识、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增加而愈发凸显。现代社会教育的职能不止是思想传播与文化传承,还关系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综合国力发展之根本。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提出了教育的战略属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的战略属性,最终落脚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因此,要以人才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作为推进教育战略以及发挥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战略职能的着力点。

强化教育对人才培养、成长和发展的支持,以人才竞争力实现和增强我国教育的战略能力。人才是现代国家的核心战略资源,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国家发展的程度和持续性。因此,教育要从人才的培养、吸纳和应用等方面入手,提高人才的能力与适应性,以人才的竞争力提高推动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人才培养上,为更好适应教育强国建设、培育和释放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才育才,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构建一体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增进教育连贯性和系统性。人才吸纳上,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提出,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双一流”建设、强基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落地,党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与激励力度不断加大,且成功吸引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人才应用上,教育在推进人才要素与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要素深度融合等方面发挥战略性作用,因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合,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协作,有利于培养能够创造并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战略型、应用型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加强教育对科学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支持力度,以科技支撑力完成我国教育的战略使命。随着高新技术的知识含量与知识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和科技的联系愈发紧密,甚至已经融为一体。教育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因此教育要发挥好龙头作用,坚持“四个面向”开展科学研究,推动基础性、原始性科技创新。此外,深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部署,以教育为媒介,推动科技研发、应用和市场推广的高度整合,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要加大教育科研投入,更要深化改革教育科研体制机制。面对发达国家 “小院高墙”式的科技壁垒,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之一。为此,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家层面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科技支撑力推动教育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扩大现代化教育资源优势。一是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领域,加速教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教育手段与工具的智能化、个性化的迭代升级。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新技术融入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教育科技项目的投入与支持,促进科技成果向教育实践的高效转化。

(作者张东刚,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原文刊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年第11期。)

原文链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张东刚: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属性的科学认识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