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
首页» 师德榜样

我(们)的育人故事(二)丨杨奇光:当90后遇到00后——育人是一场双向奔赴事


在第五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中,我校新闻学院杨奇光副教授讲述的“当90后遇到00后:育人是一场双向奔赴”获一等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个故事。

2020年从人大博士毕业,我结束了10年的人大求学生涯,转变成为一名光荣的“青椒”。从学生到老师,转变的不只是身份,还有心态。作为一名90后教师和人大本硕博一路培养上来的学生,我既是学生们的导师、班主任,也是他们口中的“大师兄”。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我时常想,怎么才能当好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仁而爱人”,正是引导我不断进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动力之源。

一、 思政育人,赓续红色血脉

中国人民大学从抗日烽火中走来,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是身为人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入职后,我担任学院2020级本科2班班主任,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题班会和团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召开班会,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为了和平》等纪录片,系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特别是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我组织学生围绕总书记的讲话认真开展学习讨论,勉励同学们牢记总书记的教诲。

在实习实践指导中,我突出强调马克思、列宁等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的报刊舆论思想在中国的传布及其中国化过程,将其与中国共产党的报刊舆论思想、实践相结合,秉持寻根溯源和经验总结作为思政育人靶向的理念。

二、 教学创新,守好课堂主阵地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从心态层面和技术层面上不断突破自我,不断精进业务水平,讲好让学生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每一节课。史论类课程总是给人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为了扭转这一印象,我会带领学生翻拍、识别史料,并且在北京印刷博物馆、晋察冀日报社旧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情景教学,帮助学生们从新闻史论的学习中发现新闻业变迁的规律,从历史的视角回答现实的问题。在我主持的“面向数字人文的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模式探究”项目中,我积极借鉴数字人文的理念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科研反哺日常教学。

与时俱进是我提升教学方法的重要理念。2021年国际新闻系创立后,我主动提出承担《新闻理论(全英文)》课程的教学工作,尝试打造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体现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新闻理论课程体系。再如实务类课程《新闻评论》,我在既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融合表达”的理念,课程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评论写作,而是转向一般的论证与辩论思维训练,打造适合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教学体系。

在2023年,我获评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21年获评新闻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技能交流会一等奖。比赛是我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业务能力的机会,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是我育人工作的常规。

三、 学生指导,一场因为爱的双向奔赴

我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其实算是同龄人,学生们叫我“光哥”,我叫他们“宝子”。平时,我在互联网冲浪时也会主动学习00后们的语言文化。有时候,我会在学生出去玩时发的朋友圈下面灵魂发问,比如“论文写咋样了”“文献读了吗”,再加一句“(不是催你的意思)”。

初入大学的同学容易有心态问题,我会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帮他们化解忧思。此外,我结合00后们的代际特点,开展了具有吸引力的班级活动,比如参观华为北京研发中心和人大老校区,感受现代与庄重。在2022年,我获评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所在班级获评“先进班集体”和“五四红旗团支部”,这些荣誉激励着我提升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生们有新潮的思想与自己的主见,我会因材施教,帮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在我指导的已毕业的硕士生中,有1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位就职于新华社,1位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他们都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着。

“仁而爱人”始终是我秉持的育人核心理念,用爱灌溉的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我相信,以平等亲切的方式育人能够打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代沟,突破既往的偏见,实现师与生的共同成长。


【作者介绍】:杨奇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领域包括数字新闻学、新闻传播史论等,主讲《新闻理论(全英文)》《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评论》等课程,担任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副秘书长、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科组)秘书。出版《历史上的“新媒体”——电子媒介影响下的近代中国新闻业》等著作,发表中英文论文50余篇,主持多项科研项目。曾获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校级杰出学者(青年学者)、优秀班主任、首届青年新媒体学术研究“启皓奖”评委会特别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