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
首页» 师德榜样» 人大·人师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情况综述

       “能让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一帮人在拼命,不是我一个人……这是一个群体。”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生前曾这样说。

      2017年,教育部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5年来共认定两批4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覆盖全部14个学科门类中的13个学科门类和东中西各省份。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学生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立德修身

      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好老师比比皆是。

      2009年,秉持报国之志,3位材料科学家马恩、单智伟、李巨选择回到祖国,联手发起并筹建了西安交通大学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教师团队始终以高尚的人格吸引人才、以严谨慎思的科研态度身教学生。团队带头人单智伟教授推动成立“微纳师生联合党支部”,强化师生沟通交流,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同步。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师团队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相统一。约九成的科研人员有3个月以上赴非进修访学经历,多名团队成员主动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从事科研教学、支教援教活动,培养了一批中国的“非洲通”、非洲的“中国通”。

      中国农业大学果蔬加工教师团队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其核心通识课《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旨在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构建“文化与品德兼备、创新与实践并举”的育人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南京邮电大学历史上曾为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出一大批通信兵、交通员。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积极推动以红色校史文化为本色,以蓝色信息强国为底色,红蓝融通,协同育人。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增强了科技报国信心。

潜心治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云集了一批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大先生”。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生前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团队的一员。该团队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客观经济规律为己任,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一辈辈学人努力下,一批标志性、原创性成果获得国家级重大表彰和奖项。

      “一流大学的教师一定要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教育教学中,这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就一流人才。”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负责人陈江华教授介绍,团队多年来始终重视科研育人,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领域高素质人才,持续为行业和高校输送新鲜血液。

      “坚持科研与业务结合,为国家重大建设需求提供技术支撑”是中山大学泛南海地区天气气候教师团队恪守的信念。他们专啃“硬骨头”,不仅揭示了泛南海地区在气候变化认识与应对中的关键地位,还发展了针对大湾区及南海地区的卫星雷达等多项技术,预报和防御泛南海地区极端气象水文灾害。

      民以食为天。华中农业大学畜禽健康养殖教师团队长期服务国家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畜禽健康养殖关键问题,独立自主开展科技创新,突破国外畜牧业技术垄断,保障餐桌安全。

开拓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看家本领。

      上世纪70年代,北京大学在全国首创大气环境化学专业。站到“蓝天保卫战”最前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实践,率先提出“大气复合污染”的科学思想,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大气领域学术中心。

      2000年以来,浙江大学机电液重大装备教师团队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共11项。团队攻克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支撑两家央企在10年内占领全球各类掘进机超过一半的市场,研制的装备成功应用于国内外近百个重大隧道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团队,自主开发材料成形系列模拟软件,成果瞄准国家深空、深海、深蓝,大力支撑国家重大装备研制,实现了多型号航空、航天发动机钛合金、铝镁合金零件的整体铸造。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茶学专业教师团队把茶园当作实验室,持续创新种茶技术。近3年,团队累计技术推广面积88万亩,新增茶叶产量3.03万吨,新增纯收益17.9亿元,带动全省茶农人均增收597元,成果辐射全国18个产茶省区。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工作有力引领带动了各地各校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协同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科研工作中实施集智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在团队建设上突出老中青传帮带、打造接续奋斗的人才梯队,已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品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