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
首页» 师德榜样» 育人故事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 谢伦裕:教书育人并举 经师人师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教必先强师,广大教师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我在十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深刻领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肩上的重任和使命。

三尺讲台之上,看到同学们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听到同学们在学习思考后的提问,和同学们在课后、在答疑时间、在教室、在办公室一轮轮地讨论,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愈发督促我更充分严谨地备课、授课,我想把所会的知识穿成线、织成网,传授给同学们,授人以鱼,同时授人以渔。

教书育人并重。作为班主任,我将工作定位于服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本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目标,坚持以身作则,高质量完成教学科研工作,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力量;坚持以学生为先,将学生的“品格觉悟”摆在首位,采用面、线、点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并动态关注学生思想觉悟;从学习和实践两方面入手,注重专业本领的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本领、有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文体活动和心理辅导,使学生“有健康的身心”,为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从课堂到田间,落实思政课程“三进”。为践行“扎根中国大地”育人育才,我在学院支持下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访谈”(简称“832工程”),计划带领并培养青年教师尤其是海归教师以及学院本硕博全员学生,遍访832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亲历者,通过访谈和研究,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心怀国家需求和人民福祉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在深入访谈过程中,鼓励学生们将我国脱贫攻坚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学过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思政教育“进课堂”;开通公众号,专设“攻坚是奉献”栏目,讲述脱贫攻坚过程的真实事例,实现思政教育“进头脑”;带领学生们归纳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经济成就、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所依靠的科学性和奉献精神,以此为基础主编课程思政教材《经济青椒课程思政十讲》,实现思政教育“进教材”。

培养时代新人,回答中国之问。832访谈团已经完成河南、河北、湖南、湖北、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省中的94个区县的访谈和调研,参与访谈和研究师生超过500人次。团队的创新创业项目“人行万里:做驻村第一书记的长期专业智囊”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青年红色逐梦之旅”赛道一等奖、国家级铜奖。访谈团构建的中国贫困人口长期追踪数据库支撑研究团队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10余篇,专栏5篇,完成要报2份,出版专著《中国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1部,形成高质量工作论文20余篇。

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减贫与发展的中国之治量化研究”工作室即将成立。工作室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可复制、有效率的应用经济学课程思政“新路”,总结规律,为“新路”服务。依托脱贫攻坚史访谈社会实践课,深入访谈和持续总结我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减贫和发展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依托计量经济学教授计量分析方法,结合中国案例和中国数据,结合理论基础课程群,关注中国重大问题,使用现代方法,坚持数据驱动,将中国减贫和发展的伟大实践学术化、学理化、学科化。实现“一般知识+中国制度+中国案例”,推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