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首页» 思政教育

张东刚: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围绕教育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 “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的重大时代命题,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党领导创办的新型高等教育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鲜明的红色基因和坚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好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要心怀 “国之大者”,深入践行初心使命,深刻把握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精神要义、内涵实质和时代要求,赓续红色血脉,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一、在党创办高等教育实践中把握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

党领导创办高等教育的丰富实践是党百年奋斗历史的缩影,体现着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孕育着弦歌不辍、历久弥新的红色基因。百年来,党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作为党办学治校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为扎根中国大地发展高等教育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探索创办红色高等教育,开启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展新型高等教育的伟大征程,孕育和形成了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党自成立之初就探索自主创办革命的教育机构,发动工人、农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参与革命,在中华大地燃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星星之火。延安时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党中央决定培养大批抗战干部和“革命的先锋队”,以陕北公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如红日喷薄而出,党领导下的新型高等教育自此迈出了气壮山河的步伐。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陕北公学:“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红色高等教育牢牢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行新的教育制度、课程和方法,汇聚了万千爱国青年和进步知识分子,凝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书写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挥洒热血的英雄史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创办新型正规大学,探索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把红色基因注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党传承和弘扬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大力发展源自解放区的红色高等教育,接管和改造来自国统区的近代西式高等教育,确立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格局基本形成。以党中央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新起点,党中央提出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在陕北公学率先实行的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础上,新中国高等教育明确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办教育,培养“万千建国干部”和各方面专业人才,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和探索现代化建设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激活红色基因的生命力,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摆在重要位置,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贡献人才。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红色基因不变色、不褪色,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中不断赋予红色基因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大踏步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中不断呈现出崭新气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显著巩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得以深入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中国高校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行。

党的百年奋斗史昭示着,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红色基因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高等教育永远的精神品格,永不过时。


二、深刻领会高等教育红色基因的内涵实质和精神要义

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贯穿于党领导高校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和现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就要求深入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实质和精神要义,赓续高等教育的红色血脉。

红色基因根植于我国独特的历史,是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密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百年奋斗中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红色基因正是贯穿于这一精神谱系的信仰传承和思想积淀,是党领导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精神源泉。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扎根红色沃土,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血脉,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理想信念的灵魂滋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践始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把广大青年凝聚在党的旗帜下,锻造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践行者、传播者,培养出一批批勇立潮头、勇担使命的先锋队,矗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闪耀着理想信念的炽热光芒。

红色基因厚植于我国独特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基因铭刻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峥嵘岁月里,流淌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镌刻着更广泛、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土壤共同孕育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传统和基因血脉,铸就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从党成立之初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采古讲学与今学校二者之长”,到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将文化融入革命课程,再到毛泽东同志妙解“三大法宝”赠予华北联大师生,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赓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脉,承载着中华文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质,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激荡起雄浑豪迈的民族精神,在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涵育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迸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精神力量。

红色基因深植于我国独特的国情,是红色江山永续的精神血脉。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开创了前无古人的现代化事业和举世瞩目的高等教育发展奇迹。熔铸于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塑造了新型高等教育的新模式,重塑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格局,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有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传承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就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出发,在高等教育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守正创新中坚定道路自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红色事业万古长青。

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蕴含着博大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价值观,彰显了高等教育的鲜明政治品格和精神底色。读懂红色基因,就是读懂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进而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三、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中传承红色基因

高等教育只有深刻理解自身的基因血脉从哪里来,才能清醒认识到哪里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高等教育要把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党的光荣传统作为重要使命,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办好大学、走好新路的精神动力。

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要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的根和魂在哪里。党领导下的中国新型高等教育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高等教育伟大办学实践。当高校的大楼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巍然耸立。要传承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就要延续中华文化沃土形成的文明脉络,赓续党的精神谱系蕴含的初心使命、精神理想和价值追求。我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助力扭转近代以后的落后面貌、创造短时间内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党的坚强领导,这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命脉所在。办好中国的大学,关键在党。走好新路,关键在听党话、跟党走,守好铸魂育人的坚强阵地,把党的百年奋斗形成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自信,这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最大优势和底气。

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要清醒认识高等教育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没有现成的“母版”“模板”,更不是国外大学的“翻版”“再版”,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本国发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解决好“国之大者”问题上走在世界前列。我国高等教育要凝聚和彰显“中国特色”、跻身和引领“世界一流”,就要高举党的旗帜,走自己的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高校传承好自身的基因血脉、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要审慎研究大学发展的标准和依据在哪里。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没有定于一尊,而是同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制度模式特别是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密切相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扎根中国大地,面向中国实际,解决好中国问题,支撑中国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国际社会尊重,建立真正的教育自信。要开展高等教育红色基因内涵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党创办高等教育故事,全面开展高校红色基因宣传阐释,让高等教育成为涵育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前沿阵地。要以红色基因涵养和建构以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为“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中国之答”,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理论、中国思想。

一部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办高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教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将启动“高等教育红色基因传承和精神品格弘扬”重大专项工程,做新时代高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忠诚践行者、标杆示范者、卓越领跑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彰显“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成为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开路先锋、事业闯将!

(作者张东刚,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原文刊载于《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期。)